試駕現代 Ioniq 與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對決
試駕

試駕現代 Ioniq 與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對決

試駕現代 Ioniq 與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對決

現在該對市場上兩種最受歡迎的混合動力車進行徹底的比較了。

世界是一個有趣的地方。 現代在市場上引起轟動的新型混合動力車型實際上是一款時尚優雅的汽車,外觀低調,而該級別的創始人第四代普銳斯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奢華。 日本車型的空氣動力學優化車身(0,24 Wrap Factor)顯然試圖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展示 Prius 的個性和經濟性 - 事實上,這將其與其他非常相似的混合動力車型區分開來。 豐田喜歡 Yaris、Auris 或 RAV4。

目前,Ioniq 是現代唯一的混合動力車型,但它提供三種類型的電動驅動——標準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全電動版本。 現代汽車押注全混合動力概念,與普銳斯不同,從發動機和電動機到前輪的動力不是通過無級變速行星變速器,而是通過六速雙離合變速器。

Ioniq - 這輛車比普銳斯更和諧

關於混合動力驅動的各個組件的相互作用,兩種模型都沒有給出任何嚴肅的評論理由。 然而,現代汽車有一個主要優勢:由於採用了雙離合變速器,它的聲音和行為就像一輛配備自動變速器的普通汽油車——也許不是很靈活,但從不煩人或有壓力。 豐田擁有使用無級變速器通常會產生的所有熟悉的方面 - 加速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自然的並且具有明顯的“橡膠”效果,並且在提升時,速度隨著速度的增加而保持恆定。 老實說,有時令人不快的駕駛聲音確實有其積極的一面 - 您本能地開始嘗試更加小心地使用汽油,這減少了本來就很低的油耗。

說到效率,普銳斯是無可否認的。 儘管它的電池組 (1,31 kWh) - 與 Ioniq 一樣 - 不允許從電源或充電器充電,但該車具有用於全電動推進的 EV 模式。 如果你用右腳非常小心地走路,那麼在城市條件下,53 千瓦的電動機可以在打開 98 馬力的汽油裝置之前完全安靜地驅動汽車一段意想不到的長時間。

普銳斯在測試中的平均油耗僅為 5,1 升/100 公里,至少對於一輛 4,50 米的汽油車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矮了 33 厘米,重了 105 公斤 Ioniq 接近這個數值,但還是略遜一籌。 它的 32 馬力內燃機。 它通常會更早更頻繁地啟動以支持 100kW 電動機,因此 Ioniq 的平均油耗約為每高 4,4 公里半升。 但是在我們專門的100L/XNUMXkm經濟駕駛標準循環中,這款車型完全等同於普銳斯,在高速公路上更是省油。

Ioniq更動態

Ioniq從靜止狀態加速到每小時100公里,加快了整整一秒,總體看來,這兩輛車更具動力。 另一個甚至更重要的一點是:現代,標配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和氙氣大燈,如有必要,在豐田汽車前方兩米處以100 km / h的速度停下來; 在130 km / h的測試中,時差現在增加到XNUMX米。 對於普銳斯而言,這值得很多寶貴的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與之前的車型不同的是,普銳斯在動態行駛中令人驚訝地可在路上行駛。 它在轉彎時的操控性出乎意料地好,轉向提供了出色的反饋,座椅具有牢固的側向支撐。 同時,它的懸架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它吸收了路面上的各種不規則性。 現代汽車也表現不錯,但在該指標上落後於豐田。 它的操縱有些間接,否則舒適的座椅將具有更好的側向車身支撐。

與豐田相比,Ioniq 看起來更保守這一事實在很大程度上產生了積極影響,尤其是在人體工程學方面。 這是一款堅固的汽車,其內飾的質量和功能與現代陣容中的許多其他車型沒有明顯區別。 這很好,因為在這裡你幾乎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普銳斯的氛圍極具未來感。 儀表板在儀表板中間的移動以及大量使用重量輕但絕對便宜的塑料,增強了空間感。 人體工程學,比方說,任性 - 特別是信息娛樂系統的控制需要注意並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

Prius 的後排座椅比 Ioniq 多很多,包括膝蓋和頭部空間。 另一方面,現代汽車提供了更大、功能更強大的後備箱。 然而,它的後窗沒有像普銳斯那樣的擋風玻璃刮水器——這是日本車型的一個小而重要的優點。

價格相似,但Ioniq中的硬件明顯更多

現代汽車的定價顯然是針對普銳斯的,韓國人以相似的價格提供了更好的裝備。 現代和豐田在我國都提供了很好的保修條件,包括電池。 在決賽桌,勝利歸於Ioniq,理所應當。 豐田必須努力直到最近才將普銳斯(Prius)恢復到領先地位。

結論

1.現代

Ioniq 不是文體上的挑釁,而是更喜歡以實用的品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一切都很容易發生,而且幾乎沒有嚴重的缺陷。 顯然,該模型的日益普及是當之無愧的。

2.豐田

Prius 提供更好的懸架舒適性和更動態的發動機 - 這是事實。 然而,從那以後,普銳斯在任何領域都沒有表現得更好,而且停得更糟。 但是,不能否認其設計的獨特性。

文字:Michael von Meidel

照片:漢斯·迪特·澤弗特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