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大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軍事裝備

波羅的海大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2 年 1919 月,愛沙尼亞 - 拉脫維亞邊境的瓦爾加,愛沙尼亞 XNUMX 號寬軌裝甲列車。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面積加起來是波蘭的一半,但人口卻只有波蘭的六分之一。 這些小國——主要由於良好的政治選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贏得了獨立。 然而,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們卻沒能保護好她……

唯一將波羅的海各國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是他們的地理位置。 他們根據信仰(天主教徒或路德宗)以及種族出身來區分。 愛沙尼亞人是芬蘭-烏戈爾民族(與芬蘭人和匈牙利人有遠親關係),立陶宛人是波羅的海民族(與斯拉夫人有密切關係),拉脫維亞民族是芬蘭-烏戈爾民族里夫人與波羅的海塞米加利亞人合併的結果、拉特加利亞人和庫蘭人。 這三個民族的歷史也不同:瑞典人對愛沙尼亞影響最大,拉脫維亞是德國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國家,立陶宛是波蘭人。 事實上,波羅的海三個國家直到XNUMX世紀才成立,當時它們位於俄羅斯帝國境內,而俄羅斯帝國的統治者堅持“分而治之”的原則。 當時,沙皇官員提倡農民文化——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薩莫吉希亞——以削弱斯堪的納維亞、德國和波蘭的影響。 他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年輕的波羅的海人民很快就背棄了他們的俄羅斯“恩人”並離開了帝國。 然而,這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的事情。

波羅的海大戰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 1914 年夏天開始時,俄羅斯處於有利地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指揮部都被迫在兩條戰線上作戰,無法派出大量力量和手段對抗沙皇軍隊。 俄國人用兩支軍隊進攻東普魯士:一支在坦能堡被德軍出色地摧毀,另一支被擊退。 秋季,行動轉移到波蘭王國境內,雙方交鋒混亂。 在波羅的海——在兩次“馬祖里湖之戰”之後——前線凍結在前邊界線上。 東線南翼——小波蘭和喀爾巴阡山脈——的事件被證明是決定性的。 2 年 1915 月 XNUMX 日,中央各州在此發動進攻行動,並在戈利切戰役之後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時,德國人對東普魯士發動了幾次小規模襲擊——他們的目的是阻止俄羅斯人向小波蘭派遣增援部隊。 然而,俄羅斯指揮部剝奪了東線北翼的部隊,讓他們來阻止奧匈帝國的進攻。 在南方,這並沒有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而在北方,規模不大的德軍卻輕鬆地征服了其他城市。 同盟國在東線兩翼的勝利嚇壞了俄羅斯人,並導致波蘭王國的軍隊從南北包圍的波蘭王國撤出。 1915年夏天進行的大規模撤離——5月XNUMX日,德軍進入華沙——給俄羅斯軍隊帶來了災難。 她損失了近一百五十萬士兵、近一半的裝備和很大一部分工業基礎。 誠然,同盟國的攻勢在秋天停止了,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柏林和維也納的政治決定 - 在中立沙皇軍隊後,決定派遣軍隊對抗塞爾維亞人,意大利人和法國 - 而不是俄羅斯絕望的反擊。

1915 年 XNUMX 月末,東部戰線凍結在一條類似於波蘭立陶宛第二聯邦東部邊界的線上:從南部的喀爾巴阡山脈,向北直行至陶格夫匹爾斯。 在這裡,將這座城市留在俄羅斯人手中,前線轉向西方,沿著德維納河到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的里加在俄羅斯人手中,但工業企業和大部分居民都被疏散出城市。 前線站在德維納線上兩年多。 因此,站在德國一邊的是:波蘭王國、考納斯省和庫爾蘭省。 德國人恢復了波蘭王國的國家機構,並從考納斯省組織了立陶宛王國。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