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的戰爭
技術

近三十年的戰爭

這是一場自萬維網出現以來一直持續的戰鬥。 勝利者已經出現,但後來證明他們的勝利遠非最終。 儘管最終谷歌似乎“搭了順風車”,但激烈的猜測再次響起。

新的(雖然不完全相同) 邊緣瀏覽器 Microsoft (1) 最近提供了 Windows 和 MacOS 的版本,但尚未推出測試版。 它基於 Chromium 程式碼庫,主要由 Google 維護。

微軟的舉措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些並不是我們最近在網頁瀏覽器市場看到的唯一變化。 在這個領域經歷了一些停滯之後,有些事情發生了變化,有些人甚至在談論瀏覽器戰爭的回歸。

幾乎與Edge「認真」進入的同時,有關裁員的資訊也出現了。 莫茲拉.

——該公司代理總裁告訴 TechCrunch, 米切爾·貝克。 人們對此有不同的解釋,儘管有些人認為這是融合的標誌,而不是 Mozilla 的崩潰。

微軟和 Mozilla 能有所作為嗎?

微軟似乎已經意識到,創建完全專有的 Web 渲染程式的專案是一次攀登,不值得付出努力和資源投資。

太多網站在 Edge 中看起來很糟糕,只是因為它們是專門為 Chrome 或 Webkit Safari 編寫的,沒有遵循更通用的標準。

諷刺的是,很久以前,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幾乎完全征服了網絡,因為它需要網頁開發人員的自訂程式碼。 現在微軟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放棄自己的這類產品,轉而採用與 Chrome 相同的技術。 但也存在差異。 例如,微軟在網站追蹤方面採取了與Google不同的立場,當然,微軟也將 Edge 整合到了其服務中。

談到 Mozilla,我們主要討論的是焦點轉向更注重隱私的營運模式。 Firefox 阻止追蹤 cookie 的決定激勵蘋果去年在這方面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並在 WebKit 中引入了追蹤封鎖策略。

2020 年初,連Google也被迫對此採取一些行動,並承諾永久停用第三方 cookie。

隱私:瀏覽器戰爭的新戰場

新版的舊戰爭將是行動網路上最殘酷的一場。 行動互聯網是一個真正的沼澤,數據的無縫追蹤和共享讓在行動裝置上上網感覺完全有毒。

然而,由於這些頁面的發布者和廣告公司無法共同努力糾正這種情況,瀏覽器開發人員似乎有責任開發限制追蹤的機制。 然而,每個瀏覽器公司都採取不同的方法。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為了網路使用者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廣告利潤。

當我們談論新的瀏覽器之戰時,有兩個事實很重要。 首先,有根本性的方法和解決方案。 廣告角色的轉變,顯著或完全限制它們對網路的影響。 其次,我們將此類戰爭視為市場份額之爭的觀點基本上已經過時了。 在行動互聯網上 - 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這是新競爭的主要領域 - 切換到其他瀏覽器的情況微不足道,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 iPhone 的情況。 在 Android 上,大多數選項都是基於 Chromium 的,因此這個選項變得有點虛假。

新的瀏覽器之戰不是關於誰可以在任何其他意義上創建最快或最好的瀏覽器,而是關於接收者期望什麼服務以及他們信任什麼資料策略。

不要成為壟斷者,不要成為壟斷者

順便說一句,值得回顧瀏覽器戰爭的歷史,因為它幾乎和萬維網一樣古老。

第一批適合一般網路使用者的瀏覽器於 1993 年左右開始出現。 很快該程序就佔據了領先地位。 鑲嵌 (2)、形式完善 Netscape Navigator。 1995年出現 互聯網瀏覽器 微軟,最初並不重要,但前景光明。

2. 平鋪瀏覽器視窗

Internet Explorer (IE) 注定會這樣做,因為它作為預設瀏覽器包含在 Windows 軟體包中。 儘管在此案中被起訴反壟斷,微軟在 2002 年仍擁有 96% 的瀏覽器市場。 完全統治。

2004 年,Firefox 的第一個版本出現,很快就開始從領導者手中奪走市場 (3)。 從很多方面來說,這都是 Netscape 的“報復”,因為 Fire Fox 是根據開發者社區 Mozilla 基金會信任的舊瀏覽器的源代碼開發的。 早在2009年,Firefox就在全球排名中處於領先地位,儘管當時還沒有明顯的統治地位,而且各種統計數據表明競爭非常激烈。 2010年,IE的市佔率首次跌破50%。

3. 2009 年之前的瀏覽器大戰

這是一個與早期網路時代不同的時代,一個新的參與者——瀏覽器——正在迅速發展。 谷歌瀏覽器,於 2008 年推出。 一段時間以來,StatCounter 等排名顯示三種瀏覽器的排名大致相同。 有時Explorer 重新領先,有時Chrome 領先,有時Firefox 領先。 行動互聯網在競爭程序的市場份額數據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谷歌及其帶有 Chrome 的 Android 系統明顯佔據主導地位。

這種情況持續了很多年 第二次瀏覽器戰爭。 最終,經過一場艱苦的戰鬥,Chrome 在 2015 年永遠領先競爭對手。 同年,微軟停止開發新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並在 Windows 10 中推出新的 Edge 瀏覽器。

到 2017 年,Opera、Firefox 和 Internet Explorer 的市佔率均遠低於 5%,而 Google Chrome 的全球市佔率已超過 60%。 2017 年 4 月,Mozilla 前老闆之一 Andreas Gahl 公開宣布 Google Chrome 贏得了第二次瀏覽器戰爭 (2019)。 截至 70 年底,Chrome 的市佔率已成長至 XNUMX%。

4.近十年瀏覽器市佔率變化

不過,這仍然低於 2002 年的 IE。 值得補充的是,在取得這種統治地位之後,微軟只是在瀏覽器之戰中一路下滑,直到它不得不謙虛地尋求其強大競爭對手的編程工具。 我們還必須記住,Mozilla 基金會是一個組織,其鬥爭的動機與Google追求利潤的動機略有不同。

正如我們所提到的——當一場新的瀏覽器大戰圍繞用戶隱私和信任展開時,谷歌在這一領域的評級不斷下降,但它並非注定要成功。 但她當然會戰鬥。 

另請參見: 

添加評論